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属国有公办院校,隶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,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B档学校建设单位、国家示范性(骨干)高职院校、教育部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、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、江苏省卓越高等职业院校。
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,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所电子类中等专业学校。周恩来总理、陈毅、谭震林、习仲勋副总理曾到校视察,先后有3000多位外宾、专家到校参观交流。办学七十余年来,为社会输送了十万余名技术技能型人才。学校地处仙林大学城,占地1000亩,在校生13000余人,现有教职工880余人,固定资产12.74亿元,各类教学、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.8亿元。学校设有电子信息学院、网络与通信学院、人工智能学院、智能制造学院、智能交通学院、数字商务学院、数码艺术学院、军士教育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素质教育部、体育部、创新创业学院、教育培训学院、国际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部门。
学校秉承“厚德 重能 规范 创新”的校训,坚持“服务全体学生、服务地方经济、服务信息产业”,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以人工智能(AI)为底色,构建人工智能“同心圆”专业集群,服务长三角信息产业链,为全国高职信息类专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实践案例。2024年招生专业41个,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、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、新能源产业、新能源汽车产业、数字创意产业以及相关服务业。全面对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,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达100%。建有国家级双高专业群2个,省级高水平专业群6个,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,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、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2门、全国首批优秀教材奖2项、“十三五”国家规划教材22部、“十四五”国家规划教材30部;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、省级产教融合平台3个;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32项。
学校积极响应制造强国、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,聚焦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,以产教融合为主线,科教融汇为方向,专业群与领先企业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平台载体,创建“龙头企业+专业群+生态圈”产教融合新机制,与华为等合作牵头成立全国数字信息技术创新等3个产教融合共同体,与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合作牵头成立南京(都市圈)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等2个产教联合体,与中国电子、埃斯顿等合作成立7个产业学院,打造集人才培养、协同创新和社会服务一体的校企命运共同体,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、科教融汇协同创新、科创协同发展新生态。携手昆山、吴江、太仓和常熟等4个国家开发区,形成“产业园区+学校+企业群”学徒制模式,为探索实践中国特色学徒制提供“南信方案”。产教融合成果入选国家首批产教融合典型案例、国家示范职教集团、国家首批职业教育自动化专业类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项目,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、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,工信部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试点院校、江苏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培育单位、江苏省首批现场工程师培养专项,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等。